降价超40%!医疗设备集采来了

2025-05-26 11:25

医疗设备批量采购进行时,CTMR、血透机等大降价。

01

CT集采密集推进

多省医疗设备降价


523-524日,河南、湖南、安徽、宁夏等地密集推进医疗设备批量采购。

其中,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南省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项目(一期)项目的CT采购大单公布中标结果。

此次采购包含16排、32排、64CT共计148,预算金额3.48亿元,中标金额2.03亿元对比预算资金整体降价40%16CT单价最低降至59.68万元

万东、联影、安科、东软4家国产企业中标。

联影中标53CT,总成交价8798万元;万东中标61CT,总成交价5008.84万元;安科中标24CT,总成交价2637.8万元;东软中标10CT,总成交价2300万元。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南省县域医共体(县域医疗次中心、中心乡镇卫生院)设备更新共采购32CTDR275预算金额2.79亿,中标金额约1.52亿元,对比预算金额整体降价45.69%万东、联影、蓝影3家企业中标。

对比今年一季度以及去年,目前国内医疗设备招标市场明显活跃,前期积压的采购需求持续释放。其中,国产厂商在当下的中低端市场竞争中具备较大优势,同时也逐步提升了其在高端市场的声量。

新的采购项目仍在推进中。

524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安徽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一期项目采购公告。

安徽此轮将采购CTDSAMR腹腔镜系统血透机等共计403医疗设备,总预算约2.61亿元

5月2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宁夏回族自治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换代项目子项目(五)项目发布招标公告,共采购数字化X线摄影设备76台,预算金额5235万元

目前,县域医共体采购项目较为集中,整体以批量采购的形式快速推进。据赛柏蓝器械梳理,近一个月安徽、黑龙江、辽宁、福建、新疆、山西、湖北、宁夏等多地推进县域医共体采购项目招标招标预算总计16亿元。其中,CT、超声等影像设备成为集采重头戏。

02

设备市场快速增长

国产进口角逐激烈


开年以来,医疗设备采购大单纷纷涌来。

据医装数胜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国内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同比增长78.43%CT、超声的市场规模比重变化相对明显,CT同比增加1.38个百分点,在此轮采购大潮中站上了舞台中央。

其他设备市场也均有明显增长。今年一季度,国内CT销售金额同比增长超90%,销售数量同比增长超86%超声销售金额同比增长超88%,销售数量同比增长超83%MRI销售金额同比增长超84%,销售数量同比增长约68%DSA销售金额同比增长超86%,销售数量同比增长超103%DR销售金额增长超114%,销售数量同比增长约120%

据头豹研究院数据,行业规模按新配置的CT设备销售额计,经测算,2020-2024年中国CT医用影像行业市场规模由154.1亿元增长至262.6亿元,期间CAGR14.3%预计2029年中国CT行业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86.0亿元

院端市场来看,2024年中国CT三级医院市场达88.1亿元,二级医院市场达123.8亿元,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市场达50.7亿元。二级医院是当前CT设备采购的主力市场,这部分医院承担了大量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任务,具有基础设备普及需求,此外三级医院对高端CT需求更为旺盛

市场竞争格局来看,20253月,全国政府CT设备采购中标公开信息显示,按中标金额计的进口品牌CT占整体市场66.7%

进口品牌设备价格整体高于国产。进口CT的中标价格区间为230-2759万元,国产CT167-1950万元。

数据显示,进口CT采购商65.2%为三甲医院,13.0%为二甲医院;8.7%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产CT采购商44.4%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8%为三甲医院,11.1%为二甲医院。

不难看出,进口品牌长期形成的综合优势在当下的市场竞争中依然不容小觑,尤其在高端市场,技术及产品力层面优势较大。国产CT在基层市场方面具备性价比优势,正在逐步实现规模化替代。

头豹研究院研报认为,后续行业发展需关注国产厂商能否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突破三甲医院的采购壁垒,以及进口品牌是否推出经济型产品反攻基层市场。
伴随设备集采的加码,更多采购需求趋向集中,设备招标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于企业成本控制、创新价值、配套服务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