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拨款,医疗器械大利好来了
2025-08-15 09:53
01
健康、养老领域经营主体
单户最高贴息100万元
近日,财政部、国家卫健委等9部门联合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简称《方案》)。
根据《方案》,包括健康、养老在内的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符合条件的贷款可享受贴息政策。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其中在健康领域,包括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健康用品、器材与智能设备制造等;在养老领域,包括养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和租赁、养老设施建设等。对于医疗器械企业,贴息政策代表设备更新和产能扩张的成本降低。与此同时,聚焦服务业经营主体的财政支持也意味着购置需求释放,医院、康复中心、养老机构都有望涌现出新的订单。《方案》中提到,此次财政贴息政策就旨在推动降低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助力激发消费市场活力。02
数百亿资金下发:设备更新、医院建设、创新器械......
以去年启动的大规模设备更新为例,根据国家发改委最新披露的数据,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设备更新的1880亿元投资补助资金已下达完毕,带动总投资超过1万亿元。聚焦医疗领域,据众成数科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医疗领域设备更新有披露预算金额的项目审批数量共计212个,总金额达153.4亿元。从项目采购意向医院等级来看,三级医院为绝对主导,项目数和预算金额占比均超50%。项目拟采购频率最高的五类产品分别是:超声、CT、DR、MR和消化道内镜、胸腹腔镜。今年5月,财政部接连发布多个2025年医疗补助预算通知,包括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医保服务能力建设等项目,补助资金合计超360亿元。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也在加速实施。据国家发改委介绍,2025年统筹各类中央资金约88亿元,支持县级医院、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推进县域医学影像、心电诊断、医学检验、消毒供应、中心药房(共享中药房)等5大资源共享中心提标扩能。除了整体性的行业、产业支持政策外,财政资金对细分赛道的赋能力度也在持续加大,其中就包括创新医疗器械。以上海为例,对进入国家和上海市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的产品,按照规定给予最高300万元支持;以上产品首次取得注册证并落地生产的按照规定再给予不超过研发投入的40%,最高800万元支持。每个单位每年累计支持金额最高3000万元。从提振消费到强基工程再到鼓励创新,各类利好政策已贯穿医疗器械领域全链条。近期国家多项会议中都谈及整治内卷式竞争,依托真金白银的强力支持,医疗器械行业的供给和需求将继续协同升级。